首页>检索页>当前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2024-03-20 作者:​张苗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几年来,“八个相统一”明确回应了思政课教学中的困惑与争议,推动着思政课教育难题的解决以及教学偏差的纠正。在“八个相统一”中,首先提出的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这不仅明确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首要要求和核心原则,也揭示了思政课的内在功能和本质属性,还反映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

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也是思政课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一属性,将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区分开来。这种政治性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从功能层面而言,思政课具有政治引导功能;从目标层面来看,思政课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课程性质来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可以说,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如果失去了这一属性,思政课就失去其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失去了这个属性,思政课也就不能称之为思政课了。因此,无论是思政课教育教学,还是思政课改革创新,都必须坚持政治性。

思政课也具有学理性。从课程性质来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既传递价值也传递理论,既构筑信仰也传承真理。从课程内容来看,思政课有特定的学科支撑,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特点和理性指向,其中包含着对实践经验和历史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特别是作为教学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有着突出的学理性。从课程功能来看,思政课不仅提供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更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其知、情、意、行的统一。从教育教学过程来看,思政课主要是通过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最终完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的过程,因而也是集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于一身的活动。

政治性和学理性是辩证统一的。思政课第一位是要讲政治,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含糊,但这不是要把思政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是在以政治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以真理引导学生。与此同时,讲学理也不是空讲学理,也要讲政治,而不能弱化、淡化政治性,也不能脱离实践、照本宣科。思政课应真正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以政治来统领学理,以学理来阐释政治,以政治来把握学理,以学理来传递政治。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政治讲得鲜活、贴近,将学理讲得准确、明白,才能在讲好大道理的同时也讲好小道理,思政课才能有坚守、有底线、有理性、有情感,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入行。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只有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才能让学生真懂、真信、真学、真用,心服口服、知行合一。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现实追求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智慧和强大精神能量,对于我们科学把握和正确认识思政课、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是厘清学科边界。思政课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是其政治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产生的根本依据。思政课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是其学理性的主要表现,更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思政课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各方面,涉及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经济学、历史、法律等各领域。这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大量知识借鉴的同时,也带来了内容庞杂而深层逻辑欠缺、涉及广泛而边界不够明晰等理论上的困难。因此,要讲清楚思政课,就要说清楚与政治宣传的本质区别,强调政治性的同时彰显充分的学理性;要说清楚思政课与智育、德育等之间的分殊,明确其政治属性与教育边界,避免“思政课万能论”。

二是防范主体失格现象。思政课教师肩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职责,更担负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不仅关乎人才成长,更关乎未来社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性主要表现为清楚认识思政课的本质与定位,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及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学习背景,做到讲政治时立场坚定,讲学理时理论彻底。

三是内容应更丰实。首先,内容要“专”。把握好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知识与思政课独创性、创新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自己的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彰显知识逻辑的自洽与内容体系的严整性。其次,内容要“实”。严防理论与实践脱节,让课本上的知识紧贴学生实际与现实问题,强化价值导向或问题导向,尤其是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引领社会思潮、纾解学生思想困惑、解决现实重大问题时应及时有效。再次,内容要“精”。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应自觉学习,反思琢磨,加强刻苦钻研与独立思考,避免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信息同质化高的困境。在信息海量的大环境下,教育者在传递信息和教育对象识别信息时,要对信息加以辨别推敲,避免注重表面而远离深刻,导致过度“消费”信息而忽略“生产”内容,陷入信息海量但含金量低的不良环境。同时,要避免浅薄的见闻被津津乐道、深奥的理论却被束之高阁的现象发生。例如,部分人在教与学中青睐于各种网络“段子”,热衷于各类花边新闻,一些空洞的、零碎的、错误的信息被当成是有用的知识,信息的简单叠加被当成了理论的获取。这看似一场“知识盛宴”,但对知识、思想、理论本身缺少价值审视与剖析,实则是“大杂烩”,与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愈行愈远。

四是评价标准要基于学科性质顺应育人规律。一方面,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思政课政治性的本质要求,教师除了教书更要育人,除了课堂教学,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为学生答疑解惑,承担心理疏导、情感咨询、化解矛盾、构筑理想等隐性工作,这些工作往往是利用课下及课后时间进行的。因此,在考核评价教师时,要考虑思政课的目标、要求及性质,除了将教学课时计为工作量外,还应将思政课教师课余工作时间纳入考核范围;在职称评聘时,除了以科研成果、相关荣誉及奖励为主要依据外,还应关注到思政课对人才培养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思政课教育教学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还是信仰构筑,都需要时间。它主要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其价值显现通常具有长期性、隐性特点。在考核评价学生时,要顺应育人规律,既要重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内在品质,既要看重课上表现也不能忽视课下情况。在评价思政课教育教学时,要明晰思政课最根本的属性和最核心的价值,做到短期效果与长期价值并重,兼顾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物质性价值与精神性价值、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实践方向

2019年至今,教育部举办了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推广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法。这些将新时代伟大变革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案例,直观地体现了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辩证统一,有利于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

坚持政治课与理论课的统一,推进课程改革。一是课程体系化建构。微观上,应建立“思想品德教育+常识教育+历史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理论教育”的思政课程框架,按照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框架内各门课程进行整合与衔接。宏观上,应打造“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的协同模式,寓政治导向于学理建构之中,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坚持政治引领与理论传授、专业教学融合贯通,助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二是课程系统化发展。坚持阶段性原则,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及教育对象身心特点,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规划与建设,依次确定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内容与工作重点,小学阶段重在情感启蒙,要讲常识;初中阶段重在道德体验,要讲规范;高中阶段重在品质养成,要讲践行;大学阶段重在素质提升,要讲担当;研究生阶段重在科学研究,要讲专业。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呈现理论化、体系化、专业化的走向,思政课的学理性愈加凸显;价值观的传递逐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思政课的政治性愈加内隐。坚持持续性原则,在大中小学不同阶段,要注意保持课程目标的一致性、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尽可能避免目标断裂、内容重复、层次混乱等问题。于细小处抓落实,于细微处见功夫,切实推进各类课程之间的整体性、衔接性和协同性。

三是课程特色化打造。思政课程有其自身内在的品格与魅力,应该挖掘内涵、突出亮点,彰显其政治底色、育人本色、文化特色。具体来说,可按照不同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与特点,加强自主创新,重点打造以下几类课程。其一是根据思政课的要求与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期待,结合教师的学习背景与研究专长,打造精品课程。或以思想性、理论性为主,或以贴近性、针对性见长,充分彰显知识的真理性与价值的凝聚力,全力打造优质课程、示范课程。其二是主题课程。可根据教学目标、工作重点、主要任务等确定主题,可精选经典故事、先进事迹、文艺作品等作为活动材料,以相关会议精神为工作指引,精心打造主题课程并形成常态,增强思政课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其三是特色课程。凸显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甚至是主讲人特色,设置相关主题课程。比如: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主题,在民族地区开设有针对性的特色课;也可成立专门工作室,根据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需要与困难开发相关课程,着力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求职压力等问题,彰显思政课的渗透力与吸引力。

坚持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严格的准入、考核、评价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期望——“六个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严把政治关、素质关和品质关。

二是建立科学的培养、激励、保护机制。思政课包含的知识广泛、内涵深刻,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够掌握的。它所涉及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其中涉及的学理问题与现实问题,往往也无法简单通过一门课或是几门课解决。这也决定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性质,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艰巨性。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再教育。引导教师终身学习,加大教师队伍培训研修力度,重视考察调研与实践锻炼,并把研修培训时间纳入工作量考核与绩效奖励中。也可在大中小学之间进行短期交换、实践调研、技能竞赛等,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此培养能满足思政课的专业要求、适应教育对象及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教师的激励与保护。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只不过是思政课教师工作内容之一。除此之外,长时间的备课、作业批改与辅导、学生心理咨询与疏导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工作往往是课后完成的,因此,要把自觉加班等纳入教师评价奖励体系,要针对思政课教师的实际困难,建立保护机制,畅通申诉渠道。同时,设置专项课题资助,鼓励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紧紧围绕思政课的核心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科研,提升教师知识储备和专业素质,加强科学研究对教育教学的支撑,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深化教学改革,加大资源供给,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学理性。

坚持育人和育才的统一,构建“大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育人育才的过程中,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缺一不可。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应重视实践育人与合作共建,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精心设计社会大课堂;以校地联学、院际联学、师生联学、支部联学为枢纽,倾力搭建“大平台”;请书记校长和名师名家专题讲授、榜样人物深度访谈与对话,以师生为主体开设读书班和研讨班,动员朋辈力量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全力构建大师资。通过专题式教学、集中式统学、立体式联学、靶向式研学、讲授式领学、日常式自学、沉浸式践学,真正打通课上与课下、网上与网下、校内与校外,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和协同育人机制,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思、用贯通,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促进思政课实现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信仰体系的转换与飞跃。

(作者张苗苗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嬗变的理路研究”(19YJC710040)、2022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思政专项一般项目“全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研究”22SKSZ0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2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